成都红旗油脂有限公司

后期走势预判分歧,豆棕油后半月易“变脸”

概要:3月份以来,食用油不顾国内油脂消费不旺、供给充足的压制,价格重心不断上移。据监测,截至3月15日,豆油、棕榈油两大油脂品种期价分别较月初上涨27.9%、34.7%,现货价格分别集中在9450~9600元/吨(一级豆油)、8000~8250元/吨,普遍较月初上涨200~300元/吨。很明显,油脂市场洋溢着乐观的气氛。目前来看,全球油料减产大于预期,增加未来供需偏紧担忧,同时,欧债危机暂时缓解,美国经

  3月份以来,食用油不顾国内油脂消费不旺、供给充足的压制,价格重心不断上移。据监测,截至3月15日,豆油、棕榈油两大油脂品种期价分别较月初上涨27.9%、34.7%,现货价格分别集中在9450~9600元/吨(一级豆油)、8000~8250元/吨,普遍较月初上涨200~300元/吨。很明显,油脂市场洋溢着乐观的气氛。

  目前来看,全球油料减产大于预期,增加未来供需偏紧担忧,同时,欧债危机暂时缓解,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良好,宏观环境改善,多头格局仍占据上风,奠定豆棕油市场易涨难跌氛围。

  不过,随着期现价格的不断上移,市场对后期走势的预判出现明显分歧。

  美豆出口旺?不旺?

  在过去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关于美国大豆出口需求强劲的消息充斥市场,成为豆类走强的有力推手之一。《油世界》表示,今年3月到8月期间,美国大豆出口将从上年同期的900万吨增至1070万吨,因为进口商不再期望豆价回落,他们已开始入市采购,避免豆价进一步上涨。同时《油世界》还预测,2011/2012年度美豆出口量将达到3650万吨,这意味着美豆出口在本年度剩余时间内有望显著改善。

  不过,这一因素的炒作在3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公布后淡出市场。美国农业部在3月份报告中维持大豆出口量3470万吨不变,略微上调大豆期末库存0.4万吨,同时下调最大进口国中国的进口数量50万吨。

  美农业部称,一旦南美新豆上市供应,美豆的竞争力将荡然无存,而且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进口商急于或不得不立即增加大豆进口。这基本浇灭了未来几个月美豆出口强劲的预期,也为后半月的行情增添了波动风险。

  棕榈油库存降?不降?

  3月15日,马来西亚船运调查机构ITS称,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预估为69.78万吨,环比增长37%;SGS数据显示,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激增42%,至70.15万吨,出口需求明显好转。在此之前,《油世界》表示,因为南美大豆歉收,生物燃料掺混率提高,制约豆油供应,促使买家转向采购棕榈油来满足需求。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3月份的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有望平稳回落。

  不过,上述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库存量下降至少依赖两个指标:一是出口需求旺盛,目前来看,马来西亚出口改善已是事实;二是产量下降,或者产量增速明显小于出口增速。而产量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也为后半月的行情增添了变数。根据产量的季节性规律,预计马来西亚3月棕榈油产量为135万吨,4月为150万吨。

  欧债危机解?未解?

  随着希腊完成换债,欧元区财长会议批准了总额为1300亿欧元(约合1710亿美元)的第二轮救助方案,这不仅大大避免了该国发生无序违约,同时也使得投资者暂时不再忌惮希腊问题。

  对此,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作出的反应是矛盾的:一方面将希腊的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局部违约”上调至B-,评级前景为稳定;另一方面发出警告,鉴于希腊高负债水准以及面临的严峻经济挑战,希腊仍存在严重的违约风险。

  与此同时,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矛盾不断浮现。据彭博数据显示,自3月1日以来,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了29个基点和15个基点,而西班牙还在最近下调了减赤目标。有媒体评论,西班牙及葡萄牙很可能成为新的导火索。由此可见,欧债危机能否就此转折,令豆棕油等商品市场继续高唱凯歌,还需多方因素的考验。

相关资讯

关键词: 后期走势预判分歧,豆棕油后半月易“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