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箱冷藏水果注意事项:易导致维生素C流失
所属分类: 公司新闻
●水果中最容易受温度影响的营养素是维生素C,冷藏时间越长,维生素C流失越多
●食用冰镇水果会刺激肠胃,使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现代人生活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天天逛市场。所以,时下很多家庭喜欢到超市一次性采购一大堆食物储存在冰箱,水果就是其中最大量的“藏品”之一。不仅如此,许多人觉得水果在冰箱冰过后再吃,口感更爽。但你也许不知道,水果如果在冰箱里放的时间太长,或者储存的温度设置不当,是会导致水果营养流失的,而且还可能会惹出健康问题。
(全文摘自《大众医学》)
医学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教授 钟燕
“娇气”维生素C最易流失
水果中多数营养素如葡萄糖、果糖、矿物质是比较稳定的,即使冰镇也不会明显受影响,但大多数维生素是不稳定的,其中最为“娇气”的是维生素C。
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氧化酶,这种酶会与维生素C作用从而破坏维生素C的活性。新鲜水果在冷藏放置一段时间后,维生素C氧化酶与空气中的氧共同作用,会引起维生素C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且随着冷藏时间越长,损失就越多。如桃子在7.7℃中存放1天,维生素C含量存留90%,5天为70%,7天后维生素C损失近一半。此外,水果中的类黄酮、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在放置过程中受到酚氧化酶等的作用而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控制冷藏温度 有效减少营养流失
水果中维生素的流失也与冷藏的温度有关。冰箱冷藏室内的温度分布并不均匀(3℃~10℃),而且夏季冰箱内的实际温度会略偏高。降低冷藏温度,可以降低维生素C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如水果放置在2℃~5℃时,所含维生素C的保存明显比6℃~10℃时高。
但是,如果冷藏温度低于0℃,引起水果冷冻形成冰晶,冰晶解冻时产生水分丢失,此时不仅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叶酸等会被破坏,某些矿物质如钾、磷、钙等也会流失。因此,建议在冰箱内放置一个温度计以了解冷藏室温度,以便及时调节。
食用不当 肠道“受伤”
食用冰镇的水果会刺激肠胃,使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使胃肠道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影响消化液分泌;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而发生腹痛,导致消化不良。
有些水果富含水分,很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如切开的西瓜。水果表面如果被冰箱中的致病细菌污染,食用后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出现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呕吐、腹泻。
相关资讯
关键词: 冰箱冷藏水果注意事项:易导致维生素C流失
上一条: 洋快餐国家检验标准缺乏 食品安全让人担忧
下一条: 一天要吃67种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