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美篇:“世界尽头”的中国餐馆
所属分类: 公司新闻
这个依山环抱面向大海的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首府乌苏怀亚市。因为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所以这里也被称之世界的尽头。火地岛距南极大陆只有800公里,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成了南极和大陆的中转站。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了旅游圣地。
在乌苏怀亚市郊区,有一个名字叫彩虹餐厅的餐馆。这个中国味道浓郁的餐厅,是一个中国人开的。店主叫徐斌,来自大连。
徐斌:“实际在火地岛真正有我们中国人应该是5位,有两位是宝岛台湾,一位是做医生的,一位是开超市的。还有两位是厨师。
徐斌是2004年通过朋友介绍来到阿根廷的。初到阿根廷的徐达住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个月后一则招聘广告让他来到了火地岛的彩虹餐厅当了一个厨师。当时彩虹餐厅的老板是台湾人,徐斌到来的时候,台湾人才经营1年。徐冰到来的第二年,台湾老板的家人患了癌症,需要钱治疗,老板决定出让餐厅,徐冰就把这个餐厅买了下来。
记者:“这些菜好像没有中餐的特点。”
徐斌:“这些全是西餐的菜。”
记者:“这个是西餐。”
徐斌:“全是西餐。”
记者:“那中餐在哪儿呢?”
徐斌:“中餐是在里面热菜。”
记者:“这是什么?”
徐斌:“牛肉片。”
记者:“那是鱿鱼圈、春卷。”
徐斌:“春卷,这是烤鱼。这是那个古老肉(音),这是主要是西式的饭,这个哈蒙(音)和…,哈蒙(音) 就是提炼出来浓缩出一种,西语叫…,这种咱们好像就是奶油那个意思。”
记者:“但是样子是讲究的。”
徐斌:“对对对,是究竟的,阿根廷人他不太了解的中国中餐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也是说不太喜欢中餐。”
记者:“不太适应。”
来彩虹餐厅就餐的人除了当地人还有喜欢中餐的来自欧美和中国的游客。让徐斌不能忘记的是2008年年底,中国的南极考察船雪龙号在这里进行补给。舰上100多人到这里吃饭。饭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中国人,很让徐斌欣慰。这些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常常让他想起家乡。
徐斌:“其实我很关心,我每天都看新闻。我每天都看什么呢?看大连新闻,因为我的家乡是大连嘛。”
记者:“你从哪儿看的?”
徐斌:“我从网上看。”
彩虹餐厅有员工10个人,除了2名中国厨师外,另外8人是本地人。由于条件所限,做中餐的原料不太好买,造成这里的中餐不很正宗。徐斌说这并没有影响餐馆的生意。事实上这里的人也不喜欢地道的中餐,但是经过变化的中餐,他们还是很喜欢的。
相比于当地餐馆,徐斌的彩虹餐厅的饭菜价廉物美。生意当然也很红火,买餐馆花的100余万人民,徐斌半年就挣回来了。徐斌还说,在来火地岛之前,岛上的居民都不知道中国在哪里?不知道中国是一个什么概念。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武打电影里“夸大刀,戴草帽”的形象上。如今中国餐馆让火地岛人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和中国人的勤奋。
徐斌:“我在这个地方开了六年餐馆,但是我最想吃的就是家乡的麻辣豆腐,韭菜炒鸡蛋。我现在韭菜炒鸡蛋什么味儿都忘了,麻辣豆腐什么味儿,豆腐什么味儿都忘了,都忘记了。”
徐斌说,在2004年他来火地岛的时候,每个月加在一起见到的中国人不到10个人,如今也就只有6年时间,每个月他的餐馆接待的中国游客就有数百人。徐斌在餐厅中悬挂一些像灯笼这样具有中国元素的的挂饰,这些挂饰深深吸引着岛上的人,他们除了有时向徐斌索具有中国特点的礼物外,也常常打听有关中国的一些信息。
相关资讯
关键词: 拉美篇:“世界尽头”的中国餐馆
上一条: 南美运力不济或助推豆类价格走高
下一条: 春天吃什么好呢?